俗话说,密植桑,简养蚕,十七八天见现钱。在广西鹿寨县寨沙镇六往村,种桑养蚕是当地群众的传统,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。
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9日电(胡秀 颜凯)俗话说,密植桑,简养蚕,十七八天见现钱。在广西鹿寨县寨沙镇六往村,种桑养蚕是当地群众的传统,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。
韦庆恒是六往村下寨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,家中四口人,由于父母身体不好,小孩在上学,家庭生活条件较为困难。如今,他通过自身努力积极发展产业,还在政府帮助下建起新房,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。韦庆恒说,他去年种了4亩桑,养了7批蚕,收入15000元,还在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新房子,顺利实现脱贫。
六往村有蚕农110多名,共种植桑树800亩,年收入估计有4000万元。其中有4户贫困户共15人。相对于其他产业,养蚕效益较可观,能很好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, 增加农民的收入。“种一亩桑树可育5000蚕 ,除了蚕种、 肥料、 消毒用品等成本,不需要很大投资,利润很是可观”。六往村桑蚕基地管理人员韦丽梅介绍。
为更好地服务村民发展蚕桑产业,近年来,六往村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,将桑园的泥土路改成水泥路,方便村民采摘桑叶;修水渠,方便村民调水以备干旱时浇灌桑树。
据了解,鹿寨县寨沙镇去冬今春改扩种桑园面积230亩,该镇现有桑园面积1.95万亩,指导小蚕共育室8个,该镇小蚕共育规模达3000张/批次,共育率达98%以上;该镇年完成养蚕5.85万张,产鲜茧4.68万担,产值达1.08亿元。
鹿寨县寨沙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陈田贵表示,下一步将推广高产桑品种,提高桑叶单产,增加亩蚕饲养量,推广抗脓抗病蚕新品种,减少蚕病发生,提高张种产蚕量,还推广小蚕共育技术、大蚕省力化养蚕、自动上簇技术。对于有条件、有积极性的养蚕贫困户,派技术人员上门开展种桑养蚕技术指导,确保贫困户养蚕的成功率,提高他们的收入。(完)